分類:鍛鍊大腦與音樂遊戲

音樂活動進行中的彈性讓個體展現生活經驗與能力

在活動進行過程常會有許多突發狀況,讓原有活動變得不一樣或擴展了原活動的樣貌,當中有很多是來自個體意想不到的發想,而這些的發想有的來自於生活情境中的學習。

上周小C在音管鐘活動結束後,一邊把所有的音管鐘都立起來,一邊問『如果藏起來,找得到嗎?』

繼續閱讀

{樂理遊戲化} 感官搜尋不只是注意力功能,在生活上與學習上扮演種演的角色 。

搜尋非關搜索,但都有個搜,一種尋找的意涵 ~

上一篇提到認知心理學提出注意力四種功能,這篇來談談其中之一的搜尋能力。甚麼是搜尋能力,而當聽到『搜尋』會連結到那些人事物,會連結到可能的相似名詞,像是google一下資料、搜索票、人肉搜索等,而這其中的共通性是甚麼呢?

繼續閱讀

樂理認知化》感官知覺在注意力四種功能的角色是 ~ 從音符特徵開始

認知心理學提到注意力有四種功能,分別是信號偵測與警戒、搜尋、選擇性注意力與分配性注意力。

信號偵測與警戒: 信號偵測就像偵察機,可以找到特定物體。個體能在環境中找到要找的人事物,例如:能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家人朋友,警察能在人群中認出要抓得通緝犯,作業員能在組裝過程發現瑕疵品。

個體在偵測得同時,也必須要提高警戒,偵查與警戒是並存的。就如同我們與家人朋友約在大賣場正門口前會合,警察接到檢舉電話知道要抓的通緝犯正在某個餐廳吃飯中。因此,大家會在這過程維持警戒心與偵測周圍人事物,會隨著越接近目的地,越升高偵測與警戒。

繼續閱讀

這次我們用作曲軟體進行互動,建構學習力

這幾年一直在想學音樂是否等同一定要學樂器,是否要彈奏樂器才算是學音樂呢?

對我而言,樂理與音樂素養相關科目都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基石,尤其樂理應該是習得音樂的最基礎知識 。

過去樂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學樂器者對樂理一問三不知,有時也會遇到家長認為寫樂理浪費時間,為什麼不好好上樂器課程就好,寫甚麼樂理呢?

樂理知識應該所有樂器的基礎,視譜、讀譜、算拍子、理解音樂中的旋律與節奏都是樂理知識的一環。而且,不管是視譜、讀譜、算拍子,還是理解音樂中的旋律與節奏,這些需要個體的聽、說、讀,也需要認知、精細敏捷與動作協調能力

繼續閱讀

注意力只是五個向度問題嗎!?

現今討論注意力多傾向直接提出注意力的類型,例如提到注意力問題,不可避免的會討論到由Sohlberg 與Mateer所提出的注意力臨床模式中的五種向度,分別是持續性、集中性、選擇性、交替性,以及分配性等五種。

只是我覺得溯本根源還是很重要的,從最根本開始瞭解會更清楚『注意力』課題。我總覺得只單純討論注意力類型,會很像把個體分類討論,把能力問題分開解釋。

繼續閱讀

注意力: 個體感官能聚焦訊息!?

閱讀寫字做事情需要 #視覺聚焦當下重要的視覺訊息
聽課 與人說話 也需要讓自己的 #聽覺聚焦在聽覺訊息

寫功課需要注意力,聽人說話,聽老師上課,以上需要個體注意力表現。然而,個體能持續聽多久?三分鐘、五分鐘、十分鐘、還是更久呢?

繼續閱讀

蛋盒再利用,可以是好玩的節奏樂器

樂器是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的重要工具,只是只能使用樂器嗎!?

樂器是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活動的重要夥伴,但是如果要延伸到家中,沒有樂器就不能做音樂(治療)居家活動嗎?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