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聽損者的相關研究期刊分享

對於聽損者,不管是先天或後天,聽損者是否只要戴上聽覺輔具就可以如常人的聽取能力呢? 除了口語溝通能力提升,還有沒有需要注意到的問題呢? 如果有,相關活動的方向與設計該如何做呢?

每次進行活動過程中的疑惑、觸發、或針對目標活動設計常會需要這樣尋找相關資料釐清、支持。就如同論文的產出,研究目的之後的文獻探討,接著是研究方法與設計活動介入,最後有研究結果、結論與建議等等。

這份根據研究藉由Cross-lagged regression analyses 交叉延宕分析結果表示:

1. 學前幼兒在噪音中的言語感知是學齡期語言能力的重要預測指標。
2. 支持聽損兒童語言能力提升為目標的早期介入。
3. 5 歲時在噪音中的言語感知對9歲時期的語言能力的影響,反之亦然(即5歲時的語言能力對 9歲對噪音中言語感知的影響)。
4. 同時強調介入增強幼兒時期在噪音中感知言語的聽覺能力,從而提高聽損幼兒在學校學習效果的最大限度。

另外一提,在搜尋文獻過程中,要注意噪音環境中學習的不只有聽損者,也有針對學習障礙兒童相關研究。

進一步了解音樂治療可介入聽覺損傷者

https://reurl.cc/OvbrQD